

风俗,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、礼节、习性。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。主要包括民族风俗、节日习俗、传统礼仪等等。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,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。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相辅部分。
中国自古就有重视风俗的传统,“为政必先究风俗”、“观风俗,知得失”是历代君主恪守的祖训。最高统治者不仅要亲自过问风俗民情,还要委派官吏考察民风民俗,在制定国策时以它作为重要参照,并由史官载入史册,为后世的治国理政留下治理风俗的经验。
移风易俗,就是要把传统的东西,去粗取精,去伪存真,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,但是,当前的一种现象,却令人很是不解与反感,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是谁从哪里学来的,在儿女的婚礼上,父母被打扮成各种小丑:有戴的白酒盒子做的高帽子,脸上涂脂抹粉;有的给新郎的父亲穿上红裙子,耳朵上挂着红辣椒;有的父母胸前被挂上大牌子:我们要抱孙子……
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,要给孩子结婚了,当然都很高兴、很激动!但是不应为了迎合一些人去扮作小丑!
我们周围有些人,似乎很高兴作弄别人。这是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,很不文明!我们应该自觉抵制。
自古以来,孝敬父母,尊敬父母一直是教导我们每一个人的必修课,我倡议,在以后给孩子结婚的时候,大家再不要把当事人化妆成这种很不雅观的样子,我感觉,体现出来的不是喜庆,而是一种低俗与丑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