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7-min.png)
网络给人们带来了工作学习生活的很大便利,但随之而来的,是网络上各种各样的谣言,有些似乎让人觉得真实可信,并热情的转发点赞,但或许你的真心,你的热情在为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,伤害的,不仅仅是人们的感情,更是让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化为乌有,所以,请你在看到一些不能确定是真是假的信息时,要学会辨别,不要急于转发点赞。复制看到的文字,在浏览器中粘贴,查找,然后看到的信息可能会跟你第一眼看到这个信息的心情大相径庭。
理智上网,理智转发,才不会让人笑话你的智商。
网络谣言的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:
1、每当高考中考的时候,捡到准考证的谣言满天飞。
2、桃子和西瓜不能同时吃的谣言以及类似的谣言。
3、哪里开了家什么店,转发得红包多少钱,信息不真实死谁谁谁的谣言。
4、哪家公司又跟日本韩国打赌,转发超过多少算谁赢,不转不是中国人谣言。
5、用黑塑料做紫菜,用塑料做大米的谣言。
6、哪里丢了孩子,提供线索有大报酬的谣言。
7、…………
比如:有人发了这个:告诉家里人和家里的孩子,柿子上市的季节,,吃完柿子别喝酸奶,也不能吃香蕉,会中毒,已经上新闻了,有个孩子没等到医院就走了,谁的群多相互转发一下,别差那三五秒,好人有好报!
但网络搜到的结果却是这样:
还有,比如你看到的是这样:帮忙转一下,我朋友捡到一个钱包,里面有一张身份证:魏伟健,卡10多张,现金8000元左右,飞机票2张,魏伟健,魏巧英,飞机票是后天的,大家帮忙扩散,赠人玫瑰,手有留香,传递正能量,失主请联系:13822983337,谁的群多,帮忙转一下
然而,现实却是这样的:
真相:
这个“魏伟健”丢钱包的谣言,早2月份就已经出现在网络上了,在7月份又热传起来。
这则谣言陆续出现各种地区版本,包括广东深圳、山东嘉祥、河南禹州、甘肃的漳县等地,消息内容基本一致,只是丢钱包的人和捡到钱包人的手机号各不相同。不得不说“魏伟健”等人的钱包真是个神奇的钱包,丢遍了大半个中国。但有媒体记者专门就此做过求证,这些手机号不是号主表示与丢钱包一事无关,就是无法打通。
这类丢钱包、丢准考证的网络热传信息,基本上大部分都是不实信息。正常情况下,个人如捡到失物,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交给丢失地的公安机关,由警方与失主取得联系,这样不仅方便失主可以更快的找回自己丢失的物品,也避免失物错领等情况发生。而通过互联网传播来寻找失主的方法,不仅效率低,且很有可能在传播过程中被人篡改信息而无从求证,如篡改手机号码联系方式,会对手机号主造成生活骚扰,也有可能出现吸费电话等诈骗形式。
点击上面链接观看关于谣言的视频。